自信曲线

记得2002年在参加国际流体与界面学术会议(会议情况见博文《小三峡记忆》)的时候曾经私下向芝加哥大学的Stuart A. Rice教授请教师从著名科学家的感受。

Rice教授曾经师从大名鼎鼎的Paul M. Doty获得博士学位,又跟随同样甚至更为大名鼎鼎的John. G. Kirkwood做博士后,他自己于1999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是目前活着的最重要的物理化学家之一。

Rice教授随手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二维笛卡尔坐标,然后又画了一个类似于Leonard-Jones势能的曲线。他说:跟著名科学家学习的感受就像这个曲线一样。假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你自己的自信,开始的一两年你的自信会快速下降到非常负的地方,简直恨不得马上就要退学的程度。然后你对自己说难道还会比这更坏吗。只要你不放弃,你会开始一点一点地思考和分析,然后你会发现你的自信到了谷底之后会开始慢慢地回升,就像Leonard- Jones势能曲线一样,不过不同的地方是你的自信不会在无穷远处趋近于零,而是会在第四年左右因为真正学会了一写重要的东西而高过零点。这个时候你就会开始越来越自信,然后你发现你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知道的东西比你的教授还多,你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了。当然,如果你的教授不够优秀,你在某些问题上的确也超过了他,你还是不会知道你自己有多好。

王鸿飞的博客看到这段话,感觉与经历中某段时期比较相似。也许这是条和日K线形状类似的曲线。

有趣的拉丁字母进化

在旮旯发现了一张有趣的拉丁字母进化图,出处已不可考,分享如下,猛击图片还可以看见动画演示:

有趣的拉丁字母进化图

罗马人感觉到C对于表达发音/k/和/g/来说并不足够,于是发明了字母G。其实最早的拉丁字母只有20个,不过,虽然名称上叫作拉丁字母,拉丁语其实没有用 J、 U、 W 这三个字母。11世纪时I演化出了J,而U和W则从V演化而来。
比较有趣的是Y、Z以前并不在现在的位置上,而B、C、E、F、K的书写和现在有比较明显的180度镜像。

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B%89%E4%B8%81%E5%AD%97%E6%AF%8D

让Google Apps支持.cn中国域名

我们都知道Gmail太优秀了,可.cn域名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了,“Google 企业应用套件目前不支持该国家/地区的域名。
但是现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真的太简单了,而且不用”卖国”。在Google 企业应用套件里输入域名时,将域名全部大写(即形如”XXXX.CN”),国家/地区填写为“中国/香港”即可,经实验成功。
有.cn域名的各位快去申请吧,不知道Google什么时候就把漏洞堵上了。
Via:和谐山寨 gfwed.com

美国的石油从哪里来


包括美、日、中等工业化国家每年都耗费大量资金从国外进口石油,现在作为Google.org地理挑战赠款计划一部分,RMI公司洛矶山研究所发布了一个建立在Googlemaps上的地图应用,将美国历年进口的石油数量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

猛击绿色按钮可以播放过去35年间美国从世界各地进口的石油大致数量,进口越多,线条就越粗。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有意思的时期是1982至1985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由于价格降低造成来自中东地区石油进口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

在过去5个月虽然石油价格急剧下降,大多数人预计石油价格将保持高到不远的将来。

Via: Google LatLong: Where does our oil come from?

WordPress数据库更新备忘

因为使用了不良插件,在数据库随意添加表而没有任何提示,导致数据库急剧增大,所以在phpMyAdmin中删除了该表。同时发现一个警告

超过一个 INDEX 键被设在字段 `comment_approved`中

Gooogle了老长时间,没个定论,最有建设性的意见就是“既然blog表现正常就不用管它了!” 郑重提示:安装插件前多看,多Google!

天际线

这篇题目也可以叫《全球摩天大楼排行榜》,The World’s Best Skylines在综合全球最高建筑后,列出了这个蓝色星球上大多城市的天际线指数,或者叫摩天楼指数。所有摩天楼结构高度减去90米/295英尺后高度相加,对于一些结构简单高耸建筑如电视塔等则计算一半高度,所得数字即为天际线指数

第一名:香港 得分:86917。弹丸之地,寸土寸金,造这么多高楼可以理解。

第二名:纽约 得分:37572。图片摄于911之前,图中还可以看见世贸双塔。

第三名:迪拜 得分:23733。以前印象中理解为暴发户,其实其GDP只有6%来自石油收入,大多数的收入来自杰贝阿里自由区,现在更多从旅游收入。阿拉伯塔已经成为迪拜的地标,饭店的顶部设有一个由建筑的边缘伸出的悬臂梁结构的停机坪,悬。

中国大陆城市则在前100名排行榜上占据25席,高居榜首,可能与全国盲目建造超高层建筑或者中国人好大喜功有关。美国占据排行榜次席有22城市入围100强,台北和高雄则分别占据排行榜第59和74位。

序号 城市 排名
1 香港 1
2 上海 5
3 广州 8
4 重庆 9
5 深圳 10
6 北京 20
7 澳门 21
8 南京 22
9 天津 27
10 大连 33
11 武汉 34
12 沈阳 42
13 青岛 45
14 成都 50
15 无锡 53
16 杭州 54
17 苏州 55
18 厦门 56
19 西安 79
20 福州 80
21 济南 82
22 石家庄 83
23 南昌 84
24 长沙 97
25 宁波 99

http://www.emporis.com/en/bu/sk/st/sr/还有另外一个天际线排名,规则稍有不同:
12..19 层= 1 分
20..29 层= 5 分
30..39 层= 25 分
40..49 层= 50 分
50..59 层= 100 分
60..69 层= 200 分
70..79 层= 300 分
80..89 层= 400 分
90..99 层= 500 分
100+ 层= 600 分
而这一计算不包括高耸建筑如电视塔等,相应地各城市得分也有变化,第三名变成了芝加哥。

史翠珊效应

英语里面经常会用一个具体的事物名称加上effect来表示某种现象和效果,一般译为“XX 效应”,比如以前大家可能经常听说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除了butterfly effect,这里介绍一个与网络有关的史翠珊效应(Streisand Effect)。

芭芭拉.史翠珊据说是一个集歌唱、演艺、导演于一身的才女(和徐静蕾有点像?),还算有点名气。就在2002年一加州摄影记者为报道加州Malibu海岸线土石侵蚀情形,沿着海岸线拍摄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张就是芭芭拉.史翠珊坐落在海边的豪宅。记者把照片放在一个默默无闻的网站,没人注意到,可是被史翠珊发现了,其极重隐私,不愿意毫宅后院曝光,要求记者拿下照片,记者拒绝,最后二者甚至造成对簿公堂。结果本来不受人注意的网站,因此声名大振,人人争相阅览。

于是以后在网络上压制讯息和言论的行为而徒劳无功者都可称为史翠珊效应。对中国人来说翻译成欲盖弥彰也许更能让人理解,不过中国演艺明星们往往见诸报端的所谓隐私诉讼嘴仗我都认为是炒作。

史翠珊效应例子:

1、2007年5月,Digg管理人员删除了一些有关HD DVD密钥破解的文章,原因是收到了密钥所有者AACS协会发来的律师信。AACS援引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第1201款,称Digg刊载HD DVD密钥破解文章行为违反了法律。出人意料的是,Digg删贴的举动在用户中间引发了激烈的反应,他们开始以各种形式将相关内容提交到Digg,并且前仆后继,完全不惧怕“镇压”。同时密码也以体恤广告牌墙纸诗歌等形式出现,AACS镇压行动彻底失败,密码名存实亡。

2、拿来形容中国的盗版事业再贴切不过了,诸如微软、Adobe等国际知名大公司越是重压,中国的盗版事业越是红火。诸如BT、电驴、VeryCD、迅雷等的使用量也节节攀升,一个海盗湾倒下了,千万个海盗湾站起来了。

3、最后就不说伟大的 GFW